新冠病毒(中共病毒)肆虐全球逾一年,社会氛围在迎接中国新年之际,又受到本土群聚爆发、约5,000人须进行隔离等事件,蒙上一层不明朗、紧张的情绪。但近日,由中国医药大学发表的研究,表示天然食物所含的“单宁酸”可消去新冠病毒的活性,有效抑制病毒复制、传染,这项研究结果无疑给予走在抵抗COVID-19之路的相关单位,注入新活力,并鼓舞大众保持信心做好防疫。

以抗SARS研究成果为基础 中医大证实:单宁酸有助抑制新冠病毒活性
《早安健康》报道,率领该研究的是中央研究院院士、中国医药大学校长洪明奇,团队包括王绍椿教授及陈晔副教授的实验室,他们延伸以往抗SARS的研究资料,主要针对常见的天然食材所含成分,并探讨对抗冠状病毒之成效,进而发现单宁酸相较其他物质,是具有高潜力作为抗新冠病毒的抑制剂。
洪明奇解释,新冠状病毒的生长、复制和传染需透过两种蛋白酶(主要蛋白酶、跨膜丝胺酸蛋白酶2)达到作用,而无论是分子实验分析或功能性试验,均显示单宁酸在抑制病毒的两种蛋白酶,降低病毒活性、防止侵入人体细胞的有效性。
研究成果不只引起学术与医疗机构的关注,并已刊登于《美国癌症研究杂志》国际期刊,同时亦提供了抵抗COVID-19发展预防、治疗的策略。

浅谈单宁酸 常见香蕉葡萄等蔬果、红酒富含量高
单宁酸,又称鞣酸。洪明奇进一步说明,单宁酸是一种水溶性的多酚类,通常存在于草本与木本植物。随手可得的蔬菜、香蕉、柿子、红莓和葡萄等水果都有丰沛的单宁酸,包含红酒。
此外,多酚类化合物可以有效清除自由基,且具有抗氧化作用,近期也有大量研究指出,单宁酸还有助于对抗癌细胞和抑制发炎的效果。
怎么吃才能让摄取的单宁酸保护效果最好?
日本健康营养学教授近藤和雄曾解释,基本上含多酚的植物避免紫外线晒伤,会自行制造、储存水溶性营养素,且为了防止虫咬,蔬果口感多半是苦涩。
此外,人体在摄取多酚后,经过4~5小时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,建议可以每隔四小时的时间单位积极摄取,才能维持它的好处。

抗病毒可以,但这样吃反造成肠胃负担 提高便秘发生
不过,为了达到抗病毒的有效性,还是要留意水果吃法,别浪费其价值。根据李宜霖肝胆昌肠胃科诊所表示,水果外表越青,水溶性单宁酸含量越高,相对口感也苦涩。但水果成熟之后,水溶性单宁酸发生聚合变化,形成不溶性的大分子,虽然涩味消减,但单宁酸成分没有消失。
此外,胃部在胃酸的条件下,若同时进食高含量单宁酸水果和蛋白质类的食物,如肉类、海鲜、豆浆、牛奶等,会产生块状、不好吸收的“单宁酸蛋白”的沉淀物,导致减缓消化速度、停留胃部的时间拉长肠胃蠕动变慢,也就会引起肠胃不适,增加便秘症状的发生。因此,建议含单宁酸的水果与蛋白类食物分开时用,且饭后至少隔2~3小时再享用。
单宁酸摄取量待研究 研究团队:酌量食用、维持浓度
人体内要存量高浓度的单宁酸,才可以发挥作用抵抗病毒,不过摄取的浓度值要多少,尚待进一步的分析,因此研究团队建议,每天长期性的食用含丹宁酸的香蕉、葡萄、草莓,或者酌量饮红酒吃茶,对维持体内单宁酸的浓度就有帮助。
来源:希望之声
https://www.bannedbook.org/bnews/comments/20210129/147749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