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共病毒(新冠病毒,Covid-19)全球肆虐。各国视疫苗【相关阅读:纪录片:恐怖的疫苗真相之谜】、群体免疫等手段为希望,中国更借机开发了疫苗及核酸产业。但专业期刊最新文章指,前述两者可能都不是有效防疫手段。中共病毒对人类的威胁恐怕比想象中要大很多。
全球最权威的学术期刊《科学》(Science)1月15日发表一篇有两位英国专家撰写的论文,题为《群体免疫并非可行选项》,以巴西亚马逊州首府马瑙斯(Manaus)为例指,对SARS-CoV-2病毒来说,即便在高感染率的城市中,也无法实现群体免疫。

文章指,巴西的群体免疫政策导致马瑙斯市有据估计高达76%的人口被感染,但死亡率仍居高不下,显示病毒并未停止快速传播,该市付出高昂代价,却并未实现群体免疫。
作者通过检测供血者的抗体发现,6月该市感染中共病毒的比例约为66%,但到10月这一数据升至76%,这导致马瑙斯市2020年的死亡率比前一年高出4.5倍。文章指,尽管感染率如此之高,病毒在该市的有效繁殖率(R)仍接近1。(病毒繁殖率是判断疫情走向的重要指标,若低于1,疫情将逐渐消退;越接近1,代表感染人数下降的速度越慢,疫情再起的风险越大;若大于1,则代表病毒传染力强劲。)
作者认为,群体免疫无效的原因可能是感染者的抗体有效性衰减的得过快,导致反复被感染,更令人警惕的是,即便年轻人感染中共病毒后不致命,但多次感染导致的后遗症和副作用也将压垮全身器官。
论文作者是爱丁堡大学医学院(University of Edinburgh Medical School)全球卫生管理专案主任施利达教授(Devi Sridhar),与伦敦玛丽王后学院(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)临床公卫专家歌达萨妮(Dr. Deepti Gurdasani)。
目前许多国家通过大面积接种疫苗,或者所谓的“佛系”防疫来试图实现群体免疫,以便度过这场全球性灾厄,但上述论文令这些方法都备受质疑。
其实,早在去年上半年,就有多位科学家提出,用群体免疫来应对中共病毒,可能演变为一场闹剧。例如悉尼大学生物伦理学讲师迭戈·席尔瓦(Diego Silva)曾表示,我们仍然缺乏对这种病毒的了解,“如果不知道人们是否会再次感染COVID-19,或需要多长时间才会再次感染时,就允许这种病毒在你的国家传播,是一种冒险。”
除大规模接种可能无助于减慢病毒传播速度外,病毒近来出现多个变种还可能令疫苗失效,进而阻碍群体免疫的实现,比如南非的变种病毒(也称501.V2病毒)。
南非国家传染病研究所(NICD)的研究人员日前发表论文指,该变种病毒能明显躲过三类相关单克隆抗体的攻击,更糟的是,康复期病人血清中的中和抗体对该病毒株的效应也显著降低。这显示,南非变种病毒很有可能“二次感染”人,而当前基于刺突蛋白的疫苗可能对其无能为力。

目前中国疫情已经是烽烟四起,本土确诊病例不断增加。但在官方政策推动下,核酸检测、疫苗等产业链在中国兴起。外界注意到,每当一个城市公告出现确诊病例后,当地就开始强制核酸检测,各个检测点人山人海,反成为病毒传播场所,更多的确诊病例涌现,进而催生疫苗热潮。
来源:禁闻网
https://www.bannedbook.org/bnews/comments/20210125/1474355.html